诗意的珠宝技艺——空窗珐琅Plique a Jour
2017-11-13 10:53:50 来源:珠宝那些事摘要: 有很多美妙的珠宝技艺,几乎要隐没在时间的洪流中,空窗珐琅(Plique a Jour)似乎就是其中一种。
有很多美妙的珠宝技艺,几乎要隐没在时间的洪流中,空窗珐琅(Plique a Jour)似乎就是其中一种。
这种曾经非常流行于Art Nouveau时期且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珐琅技艺,现在已经鲜为人知,更加少有人去制作。空窗珐琅,即是在透雕而成的金属底架上施以珐琅釉彩,是一种极为罕见的高水准加工工艺。此类工艺品在光线照耀下通透玄幻,释放出宛如花窗玻璃般的梦幻辉彩。
这样技艺的珠宝,在现代,仅在某些品牌的高级珠宝系列,或者欧洲小众珠宝设计师品牌中才能见到。而其大多数的灵感来源,仍是来自于新艺术时期的众多古董珠宝。
Mikimoto今年的高级珠宝系列“守护”,就是一条空窗珐琅衬托akoya珍珠的项链:
回到Art Nouveau时期,上个世纪初,应用空窗珐琅制作出的珠宝,带着诗意的自然气息,这大概是珠宝最为轻盈自然的状态。技艺服务于设计本身,空窗珐琅与生俱来适合作为昆虫翅膀的表现方法:
昆虫元素对于恐虫症的我来讲非常难以讨喜。以上算是比较艺术化和优美的,可以接受。如果把昆虫翅膀的元素加在仙女的主体上,就更好了:
这类珠宝现在西班牙的珠宝品牌Masriera还在做,他们的Nymphs系列全是仙女:
这个品牌从1839年在巴塞罗那建立以来,路线真是非常从一而终,似乎是个珠宝界的活化石……
除了翅膀元素,我也非常喜欢应用于植物元素的空窗珐琅:这套算是古董珠宝里的小件,简单的过渡色空窗珐琅已经非常有时代代表性。
现在的珠宝设计师,也时不时会利用这样的珠宝技艺来表现自己的设计灵感,巴黎出生的珠宝设计师、宝石学家及古董珠宝专家Lydia Courteille就曾设计过这样一个系列,用到了多种宝石,当然主要亮点还是空窗珐琅:
色彩明快缤纷,非常快乐。
西班牙设计师Luz Camino的这件珐琅翅膀也是令人印象深刻:
所以,这种考验技艺和匠心的珠宝工艺,是不可能进行工业化的大量生产的,烧制的报废率和后期打磨等环节中可能出现的差错,都会让珠宝的制作成本和时间大大增加。很多美好就是这样丧失在不可妥协的现实中,或者自然而然的被筛选,成为了某种“高端的”“稀缺的”资源。
然而,珠宝是一件有关时光的事,不被遗忘的美好是触摸得到的永恒,这样的永恒应该属于每一个人。
